西晋陆机生平简介
陆机出生于261年,卒于303年,字士衡,是吴群吴县的人,就是如今的江苏苏州人。他是父亲是陆抗,作为家中第四个儿子,跟自己的弟弟陆云被后人称之为“二陆”,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。
陆机肖像
陆机虽然是将门出身,但是他从小就对儒家学术感兴趣,能够写出不错的文章,并且按照礼来处理日常行为。在274年的时候,他的父亲陆抗去世,他就跟自己的四个弟弟一同统领军队,担任牙门将。在陆机20岁的时候,他所守卫的国家东吴举国投降,于是,他就隐退回家,在家闭门勤学,经过10多年的积累,有所成效,创作了《辩亡论》。
在289年的时候,他跟自己的弟弟陆云一同前往洛阳,刚到洛阳城,兄弟俩心高气傲,自认为自己出身贵族,看不起那些低贱的中原人,只是拜访那些有名之士。他在跟张华初次见面之后,就对其德望感到敬佩,以师长的礼仪来对待张华。之后,张华将其兄弟两推荐给诸公,让他们两个在洛阳城名气大振。
之后在朝中担任祭酒、著作郎等职位,在之后的日子里,司马颖曾救过他一命,他就投奔到其帐下,担任平原内史,替司马颖出谋划策,后人称其为“陆平原”。
在303年的时候,司马颖联合河间王准备攻打长沙王,让陆机担任后将军一职。由于陆机非常得宠,让司马颖帐下其余部将不服,多次跟司马颖面前说其坏话,但是司马颖沉默不语。
在这次交战中,司马颖战败,而司马懿旁边的佞臣多次进言,说陆机已有背叛之意。最终陆机惨遭杀害,其三族被诛杀。
陆机的宠物是什么
在中国古代,那些离开家乡,游历于五湖四海的游子们,由于通信工具的稀缺,无法跟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们通话和交流信息,以及常年的战乱,致使有些人十年不回一封信,甚至是杳无音讯都是有可能的。而陆机他作为陆抗的第五个儿子,在吴国灭亡以后,他先是回故乡隐居十余年,之后宦游于洛阳一代,然而他的家乡在吴地,两地相隔甚远,因此,很久时间没有书信来往。
宠物犬
陆机身边养了一只狗,名叫黄耳,有一天,陆机突然对家乡极为的思念,就对这只狗说:“我跟家乡已经好久没有书信来往了,甚至是从未有过,你能替我跑一趟吗?”
陆机说这话,只不过是聊以寄慰罢了,然而谁知道黄耳摇了摇尾巴,吠叫不止,一副它好像应允的样子。起初,陆机觉得它的样子很有趣,但是想试一下这个方法行不行,就书写了一封家书,把书信装在竹筒中,将其系在黄耳的颈部下面。于是,黄耳就南下,寻找陆机的家乡了,没想到的是,它竟然真的找到了陆机的家乡,不但把陆机的家书交给了身在吴地的亲人们,还如法炮制的把亲人们的书信系在自己的颈部,立即赶路前往洛阳,将书信交给陆机。从此之后,黄耳就成了陆机跟亲人们传递家书的信使,连年在洛阳和吴地之间奔波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,只要思念家乡,任何办法都可以传递你的思念之情。但是说实话,在当初那个社会,让黄耳来传信的可能性非常的低,这么遥远的道路,并且两地相隔淮河和长江,黄耳需要渡过这两条河就很难,况且我们当它是真实的故事,可见陆机对家乡的思念之浓厚。
陆机字士衡赏析
“陆机字士衡”这句话出自于《陆机传》,讲述的陆机的一生,是房玄龄等人编著的《晋书》其中的一篇传记文。
博学多识的陆机
陆机,字士衡,是吴郡县人士。他的祖父是陆逊,是吴国著名的丞相,而他的父亲陆抗,也是吴国著名的大将军。陆机生来高大,成年的时候就有七尺之高,其声音像洪钟一样深远且宏亮。陆机在年轻时期,就已经有奇才,其文章当代无双,可见创作的水平之高。之后,陆机在吴国灭亡以后,退居家乡,闭门勤学,有所见效。到了太康末年,他和自己的弟弟就跟前往洛阳,并认识了张华,之后,他们的名气大涨。
当时的中原还是处于多灾多难的局面,众人劝说陆机回到吴地,但是陆机自认为名气甚高,就应该救世,让百姓脱离于危难之中,所以没有听从众多的劝告。整个朝廷里,唯独成都王颖不居功,而且此人对下属能够有所慰劳,对待士人以礼相待,而朝廷中常常发生变乱,于是,陆机想改变这个局面,就投奔到王颖旗下。王颖知道他是个人才,任命他为军师,并且自己上奏朝廷希望任命陆机为平原内史。
太安初年的时候,成都王联合众王想要跟长沙王决战,让陆机代理后将军,导致其下属对陆机不服,认为只不过是一介书生罢了。其中孟超他就不接受陆机的调度,就率兵出站,导致全军覆灭,但是孟玖却认为是陆机有意让他去送死,就到王颖面前说陆机坏话,说他有造反的念头。惹得王颖大怒,派遣亲兵去逮捕陆机。于是,陆机就在军营中被害,享年43年。他死的极其冤枉,还没有做出报效祖国的事情,却惨遭奸人所害,军中士卒们无不替他痛心,替他流泪,甚至老天都为之色变,可见陆机的冤枉。
陆机的文赋用的是什么字体
陆机的《文赋》采用的字体是行书,其文章讲述的是陆机对创作时的准备、构思、形式、创作乐趣、风格、技巧等的独特看法,而赋作为汉代以来较为知名的一种创作方式,而陆机就是采用这种方式,让人感觉到他文采横溢。
《文赋》印稿
《文赋》为纸本墨迹卷,可以说这是初唐时期少有的名家真迹之一。其是陆机呕心沥血的一部作品,而他的后人陆柬也是一位文学家,但是他在幼年读《文赋》的时候,也想书写一番,但怕自己不才玷污前人的名作,等到他晚年的时候,才肯动笔。
《文赋》的章法和气韵,大多模仿王羲之的风格。全书一共144行,共有1658个字,其字体以正、行为主,中间少数参杂草体,可以说是三体并用,但是毫无违和感,反而让人感觉到浑然天成之感。
《文赋》的最后一段,是历年来被后人争论不休的一段。讲述的是文章的社会功效,在陆机看来,文章的作用非常的大,它可以作为道理的载体,并通过它传播,是一个很不错的桥梁。它既能够挽救文武的道路不被衰弱下去,也能弘扬教化,使其无法泯灭。人世界有众多的道路供人选择,然而文章都能够指明,世界众多哲理,它依旧能够囊括。它的作用就跟细雨润万物一般重要,只要把文章刻在石头上,就能够闻名远扬,而且文章传播的途径日新月异。
后人认为这段话跟他这篇文章没有必然的关系,认为是后来添加上去,反而显得不伦不类,这结论让人感到似是而非。而且这段话所表达的含义,脱离了儒家的文学观,跟事实根本就格格不入。
陆机书法欣赏
陆机书法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,莫过于《平复帖》,此帖凝聚了他书法的精髓和书法风格。《平复帖》继承了西晋时期的社会氛围,有着晋人该有的淳朴和自然气质,还少少带有竹木简章草书些许意味。其中以秃笔枯锋为主,秃笔跟随笔势而去,写法极为的自然和简约,被后人称为“非中古人根本就不可能下的了笔”。
草书大家陆机
此帖结构上稍显随意,透露出一种洒脱的气质,让人感觉作者是信手拈来,毫无费力地书写。《平复帖》通篇就让人感觉到帖中散发出来的古朴和凝重的气息。陆机深受汉代以来的书风熏陶,因此他用笔的时候习惯于以按为多,轻提为主,其线条让人看起来粗细差不多,但是缺乏了那种飘逸的挥洒。
其造型还是以收束为主,线条根本就没有游荡开来,就好像一朵花蕾待放的状态,还没有书写到味,就草草收合起来。草书在陆机手中,还有没有达到真正巅峰的状态,还只在乎单个字的书写,追求让这个字书写成形,但是没有达到其真滴,草书要的就是尽情挥洒的自然。正是由于这种刻意的控制,显示出含蓄之美。这是草书的另一种风格方式,而《平复帖》就是此风格中的范本。
其点画特点极为突出,点画非常简率,横着的笔画很短促,让人感觉有俯仰的形态;而纵着的笔画较长,有点向左背右的弧形状态;那些稍长的部分,上面宽,下面窄,看起来有点斜,但依旧能够稳住,颇有奇趣。